您該知道的健康二三事:關於慢性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 vs 食物敏感

進入主題前,我們先來澄清一個概念!

其實準確來說,慢性食物「過敏」,應該叫慢性食物「敏感」,不應該與「急性食物過敏」有所混淆!

急性食物過敏的英文是「food allergy」,慢性食物敏感的英文是「food sensitivity」。您一定看出來了,其實前者中文翻譯應該就是「食物過敏」;後者中文翻譯應該就是「食物敏感」。。。至於,急性、慢性那是中文自己加上去的。

那為什麼要加上急性、慢性呢?那是因為當初翻譯的人不知道什麼原因把「allergy」、「sensitivity」都翻譯成「過敏」,然後為了區分兩者,只好再在前面加上「急性」、「慢性」的字眼。。。現在來看,這真是「脫什麼放什麼」。。。簡直多此一舉!

不僅多此一舉,這種翻譯的結果就造成現在人們普遍對兩者的認知有相當程度的混淆!恐怕就連某些醫師都有點搞不太清楚,臨床上乾脆就把這兩件事通通當成一件事情來處理(反正開的藥物也差不多)!

這也難怪當前醫療界對於食物導致的身體不適(也就是所謂的「食物不耐受(food intoleracne)」)這件事,總是無法正確、有效地處理,因此也就不足為奇了!

簡單說,不管是「食物過敏(food allergy)」或「食物敏感(food sensitivity)」,都是由於身體對攝取進來的食物產生「不耐受(intoleracne)」的狀況。

不同食物對身體造成的不耐受程度不同,最終直到免疫系統出手做出不同程度的反應,強烈的反應就是「食物過敏」,相對溫和的反應便是「食物敏感」。另外,相同食物對不同身體造成的不耐受程度也不同,這完全體現了「個體差異化」的存在事實,也就我們俗稱的「體質不同」!

但我們卻經常有意無意忽略「個體差異化」的重要性!總是會聽到有人說:「那為什麼他吃就沒事情?」對,他吃就是沒事!所以,他可以吃,但你就是不行,因為身體已經誠實地告訴你了,你應該聽從自己身體所發出的「忠言逆耳」的聲音。。。不管是食物過敏、食物敏感,都是身體在向你發出求救的聲音。。。千萬不要大意輕忽!

是不是沒想到前人對「語言翻譯」的選擇,對後人的「醫學認知」能產生如此令人意想不到的影響呢?!

不過,為了不讓大家讀文章時覺得彆扭,本文仍然尊重普羅大眾的既有認知,沿用大家普遍習慣的既有用語,但還請大家在心裡自己把「慢性食物過敏」改成「食物敏感」,以便進一步建立起正確的認知。

對「慢性食物過敏」缺乏認識

慢性食物過敏~
健康的隱形殺手

現代人對於「急性食物過敏」都有一定程度上的認識,就是吃入少量或二種以上食物,所引發的身體不適反應,且症狀常在接觸過敏原數分鐘後或2小時內發生,這便是「急性食物過敏」,其過敏反應主要為「影響皮膚、呼吸道、腸胃道等」的症狀,多為「紅腫、蕁痲疹、氣喘、鼻炎、嘔吐、腹瀉」等現象。

但是,大眾對於傷害身體更大、更深、更全面的「慢性食物過敏」,卻知之甚少,也因此警覺性、警惕性都稍嫌不足,常常容易輕忽,終至釀成長期性、無法挽回的傷害(如:癌症等)!

「慢性食物過敏」
三大特徵

  • 反應緩慢而不明顯,有時甚至需要長達72小時以上才發生。
  • 任何食物皆可能成為慢性食物過敏原,因此不易自我察覺。
  • 過敏症狀相當多樣(超乎一般人的想像),甚至可能引發各種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

慢性食物過敏相關症狀
(如下圖)

免疫系統與食物過敏的因果關係

我們的生活環境充滿許多病毒、細菌、黴菌等微生物(目前我們正處在新冠病毒肆虐中),身體的免疫系統就像訓練有素的國軍部隊,它們無時無刻都處於警戒、防禦、戰鬥中。當免疫系統發現「敵人」,就會啟動防禦機制,合力將敵人摧毀、吞噬。

現代人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精緻化的飲食、外食習慣、微波食品、人手一杯手搖飲、生活壓力,及濫用抗生素」等因素,導致腸道健康遭到程度不一的破壞,進而造成身體嚴重負擔。

有過敏體質者,更容易引發食物過敏,當吃入體內的蛋白質無法完全消化時,就會滲漏至黏膜下的微血管,於是被免疫系統視為外來的異物,啟動免疫機制產生抗體,以對抗食物中的特定蛋白質,因而造成身體的過敏反應。

通常在進食時發生的急性過敏反應,大部分的人都會警覺是食物所引起的,會主動避免再接觸;反觀慢性過敏反應所造成的頭痛、關節疼痛、紅斑性狼瘡、皮膚癢、皮膚癬等,由於不是在進食當下立即產生的症狀,因而容易被忽略,造成長期發炎等傷害!

避開食物過敏原,
促進身體免疫平衡

1、建議進行「急、慢性食物過敏原檢測」,了解自己對於哪些食物過敏,避開攝食,才能真正降低免疫系統對於異物入侵的過度反應。
2、不過度飲酒、抽煙,少飲用咖啡因飲料。
3、少食用加工食品,多吃原形食物。
4、降低攝取奶、蛋類、小麥麩質食物。
5、均衡飲食,減少茄科類易誘發過敏的食物。
6、減少抗生素使用。
7、多食用高纖維食物
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縮短食物中所含的有害物質接觸腸黏膜機會,每日食用不同顏色的蔬菜至少五種以上(不含水果),不單可以攝取豐富的營養素,更得到足夠的纖維質。

其他有助於免疫平衡的項目

1、適度鍛鍊(非激烈運動)
適度運動可以提高免疫力,但是過度運動反而影響淋巴系統功能,降低免疫力。
2、保持愉快的心情
壓力,焦慮,憂鬱的情緒會降低免疫力,是百病之源。
3、適度補充專業營養品
現代人因外食居多,普遍「營養攝取不足」,且造成「熱量過剩」,應適當補充符合個人體況之「專業級營養素」,以補足營養缺口。所謂「專業級營養素」須經由預防醫學專業醫師(非一般營養師)評估建議。

結論:
飲食調整(吃對食物)是促進健康最有效的方法,也是遠離慢性疾病的最有效路徑;尤其在病毒肆虐疫情蔓延的時刻,讓自己的身體擁有良好的免疫力(免疫平衡),方為上策!

相關文章:
癌細胞另有計劃
意想不到的慢性發炎徵兆

系統預防醫學
助您解決問題

如果您正經歷某些上述症狀,而又找不出真正的具體原因!吃藥或可一時治標,但卻不知道得吃下多少藥?對身體又會造成多少傷害?

建議您好好了解自己身體慢性發炎的輕重程度,您可以透過「系統預防醫學」來做進一步的深度排查,精確找出身體慢性發炎的根源,並加以解決。

與其吃藥治標,不如找出真正原因,從根本上加以消除病因,方才是有益於身體長遠健康的解決之道!

系統預防醫學」的方法可以幫助您早日解決問題,讓身體恢復正常運作!為您重新贏回(迎回)健康!

預約十年後健康自己
讓想健康的您更健康

加入好友
歡迎加入好友
進一步聯繫諮詢